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我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和公布工作的通知》(粤办函〔授2018〕66号)精神,现公布广东省水文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中涉及的数据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由广东省水文局办公室编制,如有任何疑问,请与广东省水文局办公室联系(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39号,邮编:510150,电话:020-81965123)
一、概述
2017年,广东省水文局按照《条例》及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6〕236号)、《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我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办发〔2016〕2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粤府办〔2016〕130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阳光政务建设工作的通知》(粤办函〔2016〕629号)等文件精神,紧扣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加强对政务信息公开的领导,强化信息保密安全审查,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扩展公开内容、完善公开方式、落实公开机制、及时回应公众咨询,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落实到实处:全局(含11个分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00多条,受理依申请公开已全部办结。省局和分局有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机构,健全了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了“五公开制度”,开展全系统信息员培训,对分局网站进行了集约化管理,引入了第三方机构进行日常监测评估,及时纠正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开展了与厅政务中心开展定期交流探讨及帮扶活动等机制等,较好地落实了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同推进政务公开工作。2017年,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局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落实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各个处室信分局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处室及各分局部门能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政务公开年初有计划、季度有督查通报、年终有评分考核,形成全省水文系上下联动、统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对门户网站进行集约化建设,将下属的十一个水文分局进行集中管理,形成“数据大集中”,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统一调配,服务对象更多,服务内容更全面,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核心公开平台的重要作用;继续拓展网络宣传,在网站及时发布我省水文信息,确保公众能多渠道、全方位了解我省水文工作情况,不断提升主动公开能力,弘扬正能量。开展网站日常监测,365体育注册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国脉互联进行日常监测,每月发送整改报告,共收到31份报告,确保网站改版后达到政府网站考核的要求。
(三)加强责任落实,确保信息安全。认真落实信息安全和保密审查工作要求,加强保密审查和文字审核,确保网站信息的安全性、权威性和准确性。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新要求以及公众关切,按照“五公开”要求,在门户网站开设专题栏目,明确政务公开年度工作重点,把握好公开的力度和节奏,稳步有序拓展“五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及时更新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四)回应人民期盼,扎实推进网上意见回复。365体育注册站开通《领导信箱》、《咨询建议》和《网上信访》等政务咨询的渠道,并能在线提交信件,均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建设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机制,搭建公众参与和沟通的对接平台,汇群众智慧,集群众力量,使公众参与有序、理性、有效,将成为推动水文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五)积极开展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全年省局及各分局开展政务公开内部培训5场次,外部培训1场次,累积接受培训40余人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众了解政府部门工作情况的主要途径,通过门户网站及微信、报刊、书籍、电视等载体,全力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
(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一年来,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上,因时、因事制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载体和形式进行公开,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及时公开。2017年,通过门户网站共发布信息2000多条,按主要栏目分类,水利要闻信息189条、业务动态信息906条、通知公告投标信息7条、人事管理信息19条、水情简报信息8条,还有公文、财务信息等。同时,在门户网站实时发布降雨、江河水库水位、台风路径、卫星云图、 水情预报预警等防汛防旱防风信息。对紧急情况,如重大雨水情等关系民生的应急信息,均在第一时间予以公开。此外还通过省水利厅、部水文局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公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网上办事做到坚持以人为本,针对专用水文站审批事项,我们公开了网上办事指南,并链接“广东省水利厅网上办事大厅”,可以确保群众网上进行申请和办理,实现了便民化;我们设置了“互动交流”平台,接受群众的咨询和监督,同时对水文条例法规进行了解读,主动向社会征求意见,改进了我们的工作。
(二)新闻媒体及政府公报公开情况。2017年,我局通过新闻媒体、365体育注册站群、广东水情APP和微信发布平台部等发布政务公开信息,拓宽了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同时关注用户可以通过“广东水文”微信公众平台实时查看身边的水雨情信息,使水文信息贴近社会、贴近公众。通过微信信息10期18条,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2759人,认真贯彻落实水文宣传工作制度,按质按量完成宣传报道稿的任务,做好“五个一流”创建活动专题宣传,在《中国水利报》刊登《一对普通的水文工匠》、《积聚改革发展新功能——广东省水文局创建“五个一流活动三年纪实》、评论《为广东水文点赞》在汛期宣传多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在“西江1号”期间广东新闻频道正点报道采访广东水文,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和舆论焦点,快速反应,做好及时的宣传报道,体现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提高部网、厅网录用率。通过汛期水文测报工作宣传、涉水突发事件应急宣传、水文典型代表系列报道出版《南粤水文人》一书、与《广东党建》宣传典型水文人等系列宣传,不断提升广东水文的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树立广东水文一流形象。
(三)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重要政策文件,尤其是与民生利益关系密切的政策,全面加强政策解读,方便公众全面了解情况,实现有效监督。通过门户网站设置《政策解读》栏目,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开展,转载上级单位及解读,通过图解《2018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全面推行河长制》、《广东节约用水方法》、音频解读《广东省水文条例》、视频《护水双侠》等方式予以展现水文的情况,与政策文件的关联情况。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7年度我局未收到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书面申请。所受理的口头、电话、网络咨询均不涉及保密信息,没有不予公开的情况。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7年度我局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引起的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2017年度我局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费用。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是公开实效性不够,重视数量,轻视质量。二是政策解读能力不强,有些政策的解读还不够规范到位。三是政务公开的业务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执行信息公开的人员的素质均有待提高,四是有些工作动态信息挖掘得还不够深入,有些信息上网公布不及时。五是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人手不足、专业素养不高等。
(二)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增强信息公开的责任感;二是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培训力度,加强信息审核,完善制度,强化质量和效率意识,提高质量,增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三是加强与有关媒体与单位的沟通联系,拓展渠道,增强信息公开的辐射性。四是加强交流会和研讨,学习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提升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整体水平。五是邀请熟悉法律的同志,参与政策解读与回应工作做到公开、解读、回应的三位一体,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以政务公开服务领导决策、服务中心工作开展、服务人民群众信息需求,维护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良好形象。
八、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新要求,一是围绕水文中心工作,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不断推进水文重点领域、工程建设领域项目、财政预决算、水文决策、“双公示”、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等信息公开工作,确保信息公开有新大提高;二是进一步加强水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信息公开,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阳光政务;三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重点推进与依法行政密切相关以及社会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涉及面广的政府信息,提高公众的满意度;三是进一步充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提高信息上报、公开的效率,提高质量,增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对信息公开项目进行跟踪落实,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四是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培训力度,组织好交流会,切实提升全省政务公开工作整体水平。五是做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不断挖掘、总结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可推广经验,形成示范效应,促进机关和基层分局政务公开整体工作的提升。六是继续引入第三机构定期对信息网进行评估,加强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拓展渠道,增强信息公开的辐射性,为公众提供多层次更丰富的水文公共服务。